特板异螽

Phaulula apicalis   Liu
   

  88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特征记述 体中型。头顶角背面平,不下弯,具沟,端缘钝,不与额顶角相连,宽度小于触角基节宽度。触角细长,柔软。复眼圆球形,突出。前胸背板背面沟前区平滑,沟后区平,前缘近直,后缘钝圆形,不具侧隆线,纵中线完整,中横沟“V”形;肩凹明显;侧叶高大于长,前缘近直微凹,腹缘斜向下,后缘斜向前,微钝。前足基节具l明显的尖刺;前足腿节腹面具5内刺,不具外刺;中足腿节腹面内缘不具刺,具4外刺:后足腿节腹面近端部具5外刺,7内刺;前足胫节背面具沟,除外缘具2端刺外不具其他的刺;中足胫节背面具3内刺,外不具刺;后足胫节背面具32外刺,35内刺。各足腿节膝叶均具l大背端刺,l腹端刺。
前复翅长超出后足腿节的端部,后翅长于前复翅。C脉不明显,Sc脉和R脉在基部连接,然后分开,但紧密靠拢,一直到达翅中部逐渐分开。Rc脉从翅中部分出,不具分支;R脉在Rs脉之后还具3斜脉到达翅的后缘。
雌性 肛上板三角形;尾须为渐趋狭的圆锥形,内弯;产卵器细长,约为前胸背板的2.5倍,表面平滑,不具齿,背缘近端部l/6和腹缘近端部l/4具细圆齿,背缘端部尖;下生殖板五角形,侧缘外凸,端缘钝圆。
雄性 左前复翅腹面摩擦发音音锉整体观弧形,基部l/8处音齿逐渐变大,约具20音齿,向端部的其余7/8约具50等大的密集排列的音齿;第10腹节背板非常发达,长于尾须;基部宽阔,朝末端渐窄,缩至末端1/5处:背面观,端部l/5侧缘近平行,端缘钝角形;侧面观,端半部少下弯,端缘斜截;背面中部1/3处有隆起,腹面明显凹入。尾须明显长于下生殖板,基部及端部较宽,中央最细,末端内弯,有l小尖突。下生殖板短,梯形,端部2/5处稍收缩,端缘具l宽三角形凹,端部两侧形成小尖突;中脊与侧脊明显。
体色 黄绿色(可能活时为绿色)。复眼棕色。触角黄绿色。翅绿色。
量度(mm) 体长:♀23.2,♀24.0;前胸背板长:♂5.5,♀5.5;前复翅长:♂32.6,♀34.0;前复翅最宽:♂8.4,♀8.O;后翅长:♂34.1,♀35.5;后足腿节长:♂20.3,♀19.0;产卵器长:13.0。

国内分布

分布 广东(台山、电白)、海南(保亭、白沙)。

标本信息

观察标本 l♀,海南保亭,80 ITl,1980.Ⅶ.24,李长庆采(IZCAS);2♀,海南白沙,鹦哥岭自然保护区,2005.Ⅷ.29-Ⅸ.4,刘春香采(IZCAS);1♂,广东电白,小良,1982.Ⅵ.12.17,谢映书采(MSIE);l♀,广东台山,上JIl岛,1989.Ⅶ.4,梁珞球采(MSIE);124,5♀,海南霸王岭,2012.Ⅸ.2-15,王野影采(IZCAS);9d,6♀,广东南岭,2012 Ⅷ,王野影采(IZCAS)。